偶爾賣酒、賣咖啡、順便辦個展覽: 倫敦特色教堂

信仰低迷的年代,英國的教堂為了維持營運盡其所能開拓副業,舉凡出借演唱會場地、出售咖啡和酒水⋯⋯

Journeys Drawn: Illustration from the Refugee Crisis

2018年,當歐洲難民問題邁入第10年時,大家說到爛做到爛連艾未未都來插一腳的時候,舉辦一個難民藝術相關的展覽有什麼意義?

倫敦居何處與倫敦人的區域認同

倫敦生活了一段時間,養成了從postcode或對方住哪區來判斷對方是怎樣的人的惡習,即便倫敦市政府有意無意將高級住宅與國宅混雜的都市計畫,分區的刻板印象多多少少還是殘留在日常中。這篇文將簡單介紹倫敦大致分區狀況,以及我詢問過數個土生土長的倫敦人,他們如何怎樣看待各區。基本上因為英國人很難取悅,所以會有許多很莫名其妙的論點出現,大家斟酌相信就好不要太認真。

黏在地上的口香糖畫、持續千年的回音:這些特別的「展覽」正在倫敦悄悄上演

在倫敦,藝術展覽不只是在大型美術館,可能是千禧橋上乾掉的口香糖、或者公園、隧道與滑板場,甚至是兩百多年的老燈塔。

在地卻又浮誇至極的兩家倫敦 PUB

Princess Louise和Churchill Arms是兩個我在倫敦蠻喜歡的當地酒館,這兩家酒館在建築還是餐點各具特色,談到歷史也能在倫敦堂堂地算上一筆,然而他們至今仍以當地居民為主要客群,專心致志地以實惠的價格服務著鄰居們。

一年一度的偷窺機會,潛入門禁森嚴的公部門、富豪的私人俱樂部:Open House London

一年一度的Open House London又開始了,幾個非預約不可的點在網站上線沒幾天名額就會被一掃而空。然而每年幾百個開放的地點,該怎麼安排行程?該先預約什麼地方總讓人眼花撩亂,這篇指南將從不同面向推薦大家幾個有趣甚至小眾的空間,為盛大的活動暖身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