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得煮一桌台菜宴請外國友人的SOP

留學生常常想不開做點事搞死自己,新年就是最容易腦充血的時刻。去年春節時我興致勃勃拉著N下水打算辦桌菜讓朋友們見識台灣料理,然而列完賓客名單和菜單後只想一頭撞死,18個人中有穆斯林和海鮮素,數個堅稱自己對台灣食物很熟的歐洲和日本人、和打從一開始就吵著要吃滷肉飯羊肉爐的英國人,最可怕是全都酒鬼所以這桌菜得是能配啤酒的食物。

是想逼死我是不是。

沒辦法,不能丟台灣人的臉。我從熱炒發想,洋洋灑灑寫下了長長的SOP,兩天前就開始採買材料,跑了Angel每家超市、中國城和H Mart (日本媽媽認可全倫敦最好的火鍋肉片就在H Mart ,壽喜燒涮涮鍋第一首選),並確定每道菜該要有的步驟,按步就班分配冰箱空間、當日執行流程、可以動用的人手,以及可以偷懶偷到什麼地步。

首先是涼菜,這三道可以前一天先做好、和要醃上一天去腥味的肉與得泡發的香菇一起冰著。涼拌花椰菜來自比家廚房的食譜,熱油白花椰菜後嗆點白酒去腥,花椰菜微乾時撒上紅椒粉,要吃時在淋點檸檬與九層塔。

蒜香小黃瓜則是我自己的私心,小黃瓜拍裂揉鹽、靜置十分鐘後濾水,蒜瓣辣椒香油醬油醋一點點白糖拌勻扔進冰箱,隔天又辣又香,中國妹子大喊這簡直是減肥聖品啊但她不知道我調料加多少(掩面)。

蔥油雞名列我心中最偷懶但又上相的食物,雞腿去骨加米酒、鹽與白胡椒粉醃漬三十分鐘後放電鍋與蔥段蒸熟,雞汁另外裝碗,隔天上桌前小火煮雞汁與切絲的蔥,最後淋在雞上上桌。出乎我意料,每次一出蔥油雞都歐亞通殺,所有人爭想搶著吃並要食譜,這對三杯雞苦手的我來說完全是福音啊而且又省調料,決定將它命名為窮學生宴客好幫手。

主菜稍微麻煩點,但還是能找機會偷懶。中國城內有家河粉廠,他們當日現作的蘿蔔糕雖然不比家鄉味但依舊冠絕倫敦,煎得赤赤上桌英國人讚不絕口,直稱蘿蔔糕完美揉雜垃圾食物的香氣但又富含蔬菜讓人毫無罪惡感(他們到底要對別人家鄉菜沒禮貌到什麼地步)

塔香烘蛋也是道廢菜,秘訣就是油燒到霹哩啪拉後要將羅勒先半煎炸過,這樣煎蛋完成後才能又酥又香。

素煎餃是我愛出的菜,畢竟英國豬實在太反覆無常了誰知道哪時會被腥味倒打一把。高麗菜、紅蘿蔔切碎、冬粉泡髮香菇爆香,最後用軟爛的豆腐把大家固定妥當,全部丟給外國人後,略作示範一次餃子怎麼包就能閃人,這時候你大概可以換得三十分鐘安靜專心搞滷肉和羊肉爐,只是大概十五分時要回去充當個完美的裁判,這差不多是他們開始彼此攻擊對方餃子包很醜自己才正統時,意思意思指點一下這個小巧可愛那個大氣撒落就可以了,畢竟爐子上的滷肉蓄勢待發著。

跟英國豬奮戰向來是我極力避免的,但話都說出口又能怎樣。中國城的五花肉每塊都死的慘白,隨手拿一塊順眼的,回來切塊泡紹興。隔日拿出後瀝乾,加大量的油稍微煎炸過把豬油逼出後,將豬肉撈起,油稍微瀝過後與砂糖拌炒至流沙感,這時電光火石放下炒熟的豬肉,讓每塊肉都沾到點糖,而後蒜瓣辣椒與薑加入略炒金黃後倒入醬油炒起碼十五分鐘,此步驟為稍等滷肉能否油亮像小吃店的關鍵,追求拍照美觀的人切記。接下來就加點水加點配料扔著滷,回頭繼續督促餃子的產能是否在預期之內。

而紅燒羊肉爐就是紅燒羊肉爐沒什麼特別的,Waitrose的大塊英產羊肉常常特價,也不帶羶味,冬天三不五時煮來吃也挺治癒的。

除了餃子,適當地讓來賓有點事做也未嘗不差。賓客們額外帶了糖醋魚、奶汁烤白菜與巧克力杯蛋糕,日本大哥哥S自備白飯小黃瓜蟹肉棒與海苔,當場為大家做壽司卷,進而引發「為什麼他比我早拿到壽司卷」的紛爭也是除夕軼事。

而過兩天後我又為另一場派對滷了牛腱和金沙蝦球。所有拿手菜都是下酒菜,我是不是哪裡長歪了我。


後記:

The News Lens的文章發佈後,收到些質疑為何我的烹飪過程沒有將葷食和素食分開,也沒有買清真肉品,同時酒精也不符合穆斯林規範。解釋一下,我吃海鮮素的朋友是基於動物人道理由而非宗教,至於那個穆斯林,引用她的講法:「身為一個回族人,我只負責不吃豬肉和當個好人,其他都無所謂啦。」

至於大家愛不愛吃?兩年後英國朋友還傳訊息問我何時回來幫他再煮一桌,你說呢?

本文曾刊載於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:過年時我讓英國朋友們見識台灣料理,結果拿手菜都是下酒菜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