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中產雅痞聚集地 Angel 假日生活指南

總有些地方你熟到不能再熟,知道哪間酒吧進了新的生啤,哪家花店能在趕去派對的路途隨手包一大束花、哪個古董攤上60年代鈕扣改造的耳環最別緻。

對我而言便是Angel。

Angel 無非是倫敦中產階級在雅痞與商業生活中最完美平衡的區域了,電影院、巨型賣場、街頭市集與戲院林立,無論連鎖企業還是獨立品牌都相安無事的生存著。人來人往,誰也看不出來在1980年代前發行的英國版大富翁遊戲中,Angel的房產還是倫敦第三便宜。

Angel Inn,來源:London County Council,Public Domain@Wikipedia

2004年倫敦市政府發布的都市規劃報告書London Plan中,已經明確地將Angel定為商業區改造計畫的重鎮。17世紀初Angel方被劃入倫敦城的範圍,在這之前,此地作為連結倫敦城與郊區的樞紐,矗立著客棧Angel Inn,來往的商旅在此停泊休憩,為了艱難的旅途做準備。18世紀,Angel Inn的繁忙榮景已經躍然成為城市風俗畫的一部分,即便在日後城市發展過程中,客棧被道路截成兩段並重重轉賣,也不礙倫敦市政府以客棧為1901年啟用的地鐵站命名,而更立法規定所有新開發的建築都不能高於客棧舊址的圓頂。

如果想探究Angel Inn的風貌,是別想從名為Angel的Pub看出任何端倪。連鎖酒吧公司J D Wetherspoon買下Angel Inn舊址部份,這個曾以種族歧視鬧出醜聞的集團,供應著便宜但讓人皺眉的酒精飲品,雖然人潮熙來攘往,但我的英國朋友總把這當成逼不得已想買醉時才踏進的酒吧。

來源:The Old Red Lion Theatre Pub

600年歷史的老酒吧 The Old Red Lion 才是這區最能說嘴的老前輩,暗紅色的外觀,貌似陰暗破敗但風情萬種。老紅獅酒吧和Angel Inn一樣都是中世紀時從客棧起家,18世紀時以倫敦文人重要集會場所著名,如今為人所知的是Jude Law、Dido和John Hurt等資深名流時常留連於此,據說冰與火之歌劇組在倫敦時也曾是酒吧坐上嘉賓。然而酒吧從2016至今,不時在房產市場上釋放轉賣消息。這間老招牌酒吧能否陪著Angel撐過下一輪London Plan發表也讓人存疑。

The Three Johns

另外一個受人注目的酒吧還有列寧旅居倫敦時開共產大會的地點 The Three Johns,有別於The Old Red Lion 一副一百年沒整修的樣子,The Three Johns簡練優雅的紅銅吧檯與追隨主流的生啤,讓人無法想像如此重要歷史事件於此發生。1903年,列寧與他多位夥伴在這家酒吧開了場會議。在這場會議中,列寧贏得了大多數共產黨員的選票,也使得他的派系在之後被稱為布爾什維克黨(Bolsheviks,俄語:佔多數),十四年後,布爾什維克黨在第二次十月革命時擊敗敵對的孟什維克(Mensheviks,少數),繼而成立蘇聯。

不過我想1903年共產大會時,The Three Johns的老闆大概沒想到世界會走向這地步。那年代的倫敦到處都是來自歐洲各國的政治流亡者,其中不免俗有著被沙皇迫害的共產黨黨員。除了待在大英圖書館內閱讀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書籍與抄寫出版刊物,為了逃避沙皇秘密警察的追捕,俄羅斯共產黨員到處更換酒吧開會,大部份以親英國工黨的酒吧為主。The Three Johns就是在這個時刻,默默在歷史上插了一腳。

Angel區的酒吧作為舊時文人雅士流連之處,當真是有些遺風。部分Angel的酒吧中,隱藏著非主流劇院,或是在特定夜晚搖身一變成為脫口秀場地。除了前面的老紅獅酒吧,還有資深酒吧King’s Head Theatre Pub與The Camden Head,這些場所空間狹窄也無法容納太多觀眾,也因此許多新興劇團與表演者選擇以此地作品首發,也讓表演場地以挖掘出不少受好評的劇目自豪。

說到歷史,怎能忘記Angel最具復古氛圍的街道Camden Passage。Camden Passage從週三到週日每天都擺設著不同古物市集,從老軍事用品、英國風花俏的下午茶骨瓷、兩個世紀前的古地圖和版畫、零零碎碎的老飾品。每位攤主都上了年紀,說到攤上物品的來源倒是滔滔不絕,戴著老花眼鏡教你如何穿透氧化黝黑的銀餐具表面直至歷史本質,我老愛來撿寶,撈幾個別針戒指與耳環回去,送禮自用兩相宜。

如果是餐具挑不過癮,就往Criterion Auctioneers走吧。Criterion Auctioneers每個週一早上都會舉辦室內裝飾拍賣會,從維多莉亞時期到當代傢俱無所不包,起標價也從600英鎊到20英鎊不等,朋友亦曾在那以30英鎊入手了20世紀初的品牌扶手椅。不管是想趁機看看英式傢俱還是想撿漏的朋友,不妨趁機來走走,體驗一下小型拍賣會的可愛。

來源:After Noah

若是心愛的傢俱或玩具壞掉則往大街北方的After Noah去。老牌古董修復企業After Noah以家族代代相傳的工作坊自豪,除了接受私人委託修復,團隊也至工廠、醫院、學校等地方收購廢棄傢俱,巧手改造成具有復古風情的燈飾、沙發、櫥櫃。如果動輒幾百英鎊的傢俱讓人心疼,也可以看看After Noah近年開辦的玩具部門,其選品有別於如今玩具的多功能發展,After Noah堅守古風,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特色。

一個理想的Angel假日該是這般模式。先去獨立咖啡店The Coffee Works Project或Appestat喝杯咖啡醒腦,接著走到古董市集晃晃,買不買都無所謂,和爺爺奶奶們一起把歷史沈沈地惦在手心。往西邊走,Chapel Market每天都擺著傳統市集,有別於超市裡乾淨閃耀的品項,我倒愛來著挑挑筧筧,摸把帶土的菇類、選幾顆新鮮無花果或是奇奇怪怪難搞的蔬果;再往遠方走點,每個週日擺攤農夫市集Islington Farmers’ Market,抱罐薰衣草梨子汁和石楠花蜂蜜,如果順路回家做菜,就帶點內臟或海鮮吧,幾塊銅板便能買包沒人要的部位回去滷。

如果還想繼續閒晃,我們就用油紙包塊鹹派走,再順路繞去西班牙餐廳 Casa Manolo, Angel買些伊比利火腿。這家餐廳火腿店的外觀讓人常常忽略他其實供應著便宜實惠的tapas,夏天時我老愛來這點盤和著馬鈴薯泥的烤章魚切片和冰涼透心的Sangria,趁著Happy Hour吃個痛快。

現在我們先外帶,畢竟還得趕去起司專賣店Pistachio & Pickle,讓起司師推薦款英國職人手作起司,琳瑯滿目的總讓人傷透腦筋;如果想念亞洲菜,日本師傅開的壽司店Sushi Show則有著新鮮的外帶壽司與和式小菜。甜點的話,成名甚早的手工巧克力店PAUL a. young像極了魔法商店,巧克力層層疊疊擺滿架子蔓延到天邊,我偶爾會拎上幾塊海鹽焦糖巧克力回家泡茶。

說到茶,喫茶店Katsute 100也在此區,與Lanka並列北倫敦兩大日式甜點店,Katsute 100的風味更加強調日本風情,許多人來這便是衝著他們口味細膩的煎茶與抹茶甜點,何不挑個大福帶著走,然後順著巷子彎曲而行,繞過公園走向運河,在Islington Tunnel坐下。人們牽著狗慢跑而過,樹葉緩緩轉紅,在天氣還未冷到戰慄前,就讓我們好好欣賞這般風景直至夕陽落山。

本文曾同步刊載於every little d:比起被改造成酒吧的百年旅館,這幾家看似破敗的小店才是通往老倫敦的時空入口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